關於開展2023年科普中國網絡創作培育計劃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分支機構、會(hui) 員及相關(guan) 單位:
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guan) 於(yu) 開展2023年科普中國網絡創作培育計劃申報工作的通知》,學會(hui) 組織開展科普號推薦申報的工作,歡迎科普工作專(zhuan) 業(ye) 人士積極參與(yu) 培育計劃。
有意者可填寫(xie) 附件發送至學會(hui) 郵箱,申報相關(guan) 工作見以下通知。
聯係人:陳老師
聯係電話:021-65985015
聯係郵箱:ccms@tongji.edu.cn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guan) 於(yu) 開展2023年科普中國
網絡創作培育計劃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全國學會(hui) 、協會(hui) 、研究會(hui)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科協,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科協,各有關(guan) 單位:
為(wei) 貫徹落實《關(guan) 於(yu) 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支持科技工作者做科普,深化科普供給側(ce) 改革,強化優(you) 質科普內(nei) 容供給能力,2023年中國科協將繼續組織實施科普中國網絡創作培育計劃(以下簡稱培育計劃)。現將有關(guan) 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義(yi)
在科普中國官方平台麵向全社會(hui) 征集一批網絡科普作品,發掘一支優(you) 秀科普隊伍,培育一批優(you) 秀科普創作者,加強以短視頻為(wei) 主要形式的科普內(nei) 容精品原創,探索構建科普人才選拔、培養(yang) 、使用、推薦的“全鏈條”服務模式。
二、申報方式
各全國學會(hui) 、省級科協等有關(guan) 單位充分發揮組織優(you) 勢,推薦本領域具有科普意願和能力的個(ge) 人(機構),注冊(ce) 成為(wei) 科普中國科普號;同時積極組織引導被推薦的科普號在線投稿,參與(yu) 培育計劃。
三、申報流程
(一)注冊(ce) 申報
申報對象需持推薦申請表(見附件)注冊(ce) 科普中國科普號(科普號開通流程詳見網址:https://www.kepuchina.cn/more/202204/t20220425_3131369.shtml)。
注冊(ce) 成功登錄後,在“科普號-個(ge) 人中心-創作培育計劃”進行申報,提交作品或選題。
(二)評審反饋
中國科協科普部委托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通過組織專(zhuan) 家對申報作品或選題進行評選,並將結果反饋給申報對象。
(三)創作指導
申報對象可在科普中國客戶端創作學院版塊在線學習(xi) ,提高創作技能;科普中國平台將根據申報情況,提供一對一輔導和科普資源對接等服務,幫助其優(you) 化作品質量、提升創作能力。
(四)傳(chuan) 播推廣
參與(yu) 培育計劃的作品在科普中國平台首發後,由平台選取優(you) 質作品,根據不同作品的傳(chuan) 播類型在相應的渠道、平台進行精準推薦。申報對象也可借助自身互聯網平台影響力進行轉發、推廣。
(五)扶持培育
1.作品扶持。每月依據內(nei) 容質量、傳(chuan) 播效果等組織專(zhuan) 家對入選創作培育計劃的作品進行綜合評價(jia) 後進行扶持。
2.團隊扶持。每季度組織專(zhuan) 家對科普號進行綜合評價(jia) 。根據評價(jia) 結果,與(yu) 優(you) 質科普號簽訂團隊扶持合同。
四、申報時間
自通知發布之日起至2024年3月。
五、申報類別
申報類型分為(wei) 作品類和選題類。所申報內(nei) 容須為(wei) 原創,且前期未曾公開發表,保證所用素材均無版權爭(zheng) 議。具體(ti) 要求如下。
(一)作品類
1.視頻。以短視頻為(wei) 主,時長不超過5分鍾為(wei) 宜。形式包括但不限於(yu) 紀錄片、宣傳(chuan) 片、微電影、訪談、動畫、AR、VR等,視頻分辨率不低於(yu) 1080P,碼流不低於(yu) 5-8M/s。
2.圖文。圖文字數以單篇1200-3000字為(wei) 宜,深度圖文不超過5000字;漫畫及掛圖作品(含係列)需內(nei) 容完整,能夠表達至少1個(ge) 知識點,圖片分辨率不低於(yu) 1280*720像素。
3.應用。包括H5、小遊戲等。畫麵美觀,具有趣味性、觀賞性、互動性。H5不少於(yu) 6頁(含封麵、封底)、遊戲不少於(yu) 3關(guan) 。
(二)選題類
包括短視頻類作品拍攝腳本、圖文類作品寫(xie) 作大綱、應用類作品策劃方案等。選題申報時,需提交具體(ti) 內(nei) 容介紹、團隊資質,以及執行計劃(可隨附過往作品等)。
六、選題方向
創作選題方向可參照《2023年度科普中國選題指南》展開,圍繞“四個(ge) 麵向”,選題方向包括解讀國家戰略、剖析前沿科技、回應社會(hui) 熱點、宣傳(chuan) 科學人物、普及應急知識、澄清科學謠言等。
七、有關(guan) 要求
(一)申報的作品或選題應具備科學性、原創性、思想性、藝術性、通俗性,適於(yu) 互聯網傳(chuan) 播;不得申報已發表或已授權其他單位使用的作品,一經發現,取消被資助資格。
(二)獲得扶持的作品在渠道推廣時須在顯著位置標注“科普中國網絡創作培育計劃”字樣並按要求展示科普中國品牌視覺形象。
(三)合同簽訂後,應由實施單位本級執行,嚴(yan) 禁轉包,發現此類情況將取消被資助資格並追繳款項。對獲得的扶持資金須專(zhuan) 款專(zhuan) 用,對照預算使用資金,不得擅自變更資金用途,不得擅自擠占、截留和挪用,保證資金支出和財務管理工作的規範性。
八、聯係方式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聯 係 人:王波(科普號注冊(ce) ) 楊茗(作品申報)
聯係電話:010-63581731/63050315
中國科協科普部
聯 係 人:劉幫勇 溫 超
聯係電話:010-68571652
中國科協辦公廳
2023年3月10日